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

宇宙戰艦艦載機_Cosmo Zero_2/2

 1/200 長約8cm

  本來儀表板的燈光,要用SMD LED製作,最小的有1x1mm大小,比拉光纖要好用(結果用夜光粉替代),在網拍上有找到,一般的電子材料行卻不容易發現,再找機會試試。

  駕駛艙蓋用熱成型的技術,材料取得容易,流程上比較繁瑣些,需要先作個型模去壓出設計的弧形艙蓋,要作的漂亮,還是需要些累積的經驗技巧。

  身高只有8mm的駕駛員,未來想做出更多人形出來,利用這次機會作實驗,比想像中容易,以後再實驗量產化的翻模作雛形去改。

  造型上有許多細尖物,為了增加玩賞方便,用三秒膠進行塑化,操作時速度要快,用量盡量少,多了會增加厚度,以及會完全變成塑膠亮晶晶的(紙質是平光,反差比太大)。

  等朋友年底完成YAMATO後,再去送這「贊助品」囉。

心得:黏劑是白膠時,只能塑,乾後難雕。下次嘗試用漿糊去雕刻看看。

材料清單:120、70gsm影印紙、PET透明杯蓋、爽身粉+白膠(Pilot)、三秒膠、LED、夜光粉
紙片人用三秒膠塑化
爽身粉+白膠堆疊塑形
上色
1/200,站直身高8mm 
PET透明杯蓋熱烤壓型
 儀表板局部塗上夜光劑
引擎的位置加裝LED
 電池在底座上,輕壓,後燃器發光
三秒膠加固強化纖細處

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

宇宙戰艦艦載機_Cosmo Zero_1/2

  三年前朋友提起要手作長一公尺以上的宇宙戰艦YAMATO,由於他是個手工狂,艦上的每一個部件都堅持要用手工完成(拒絕翻模複製重複性高的小零件),基於實質上的支持,所以允諾完成時將贊助等比例的艦載機_零式的紙模型設計製作。

  沒想到利用有限下班後的時間,做了三年,預告年底完工。所以呢,也該準備履行承諾了。


  每次進行新的紙模型設計時,總想著要加入什麼樣的新技術作實驗,這次想加入內置光源,也許一開始進行紙模型製作時,只是為了不用上色的省事,用什麼材料其實都不重要,過程而已。

  目前進行中的3D素模,1/200比例,預計8.45cm長,除了尾部引擎的燈光,還有儀表板也在考慮用光纖導光過去,駕駛員是否製作出來呢,列入考慮。

貼圖繪製

圖紙完成(不過還是會邊做邊改)

  PS.最後決定將引擎光、儀表板光、駕駛員等加入到製作項目中,電池置於展示座內。

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

Thunder Fighter(1979)

 

  這原本是「星際大爭霸」腹蛇戰機的原始設計造型,隔年(1979)用在新的影集「Buck Rogers」的Thunder Fighter戰機上,同樣都是由星際大戰首席美術指導Ralph McQuarrie設計的。

1:200
120gsm
90gsm(landing leg)
1mm ABS棒
駕駛艙罩作兩種模式換裝

2012年11月12日 星期一

Viper MK I(1978)


 這一台1978年版的Viper MK I,之前用下載的圖紙製作,總覺得不過癮,這次下定決心趁勢一併將新舊版本作足,重新設計及製作。

1:200 _ 長4.5cm
120gsm(Gun -> 70gsm)
軟磁鐵
加農砲,「一紙」卷成型 (70gsm)
 
2005版&1978版

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Launch Tube(發射管道)

Launch Tube(1/200)

 手癢,往場景方面設計製作,模擬影集中的戰機發射管道場景一小段製作(1/5長度)。設計不盡完善,製作後有點事倍功半的感覺。

加上打光用的上蓋

擋掉周圍多餘的光照,只照射摟空處,模擬劇照打光

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

Viper MK II 異色版 + 駕駛內艙、艙罩改

展示模式,開啟駕駛艙
 飛行狀態,駕駛艙閉合

 只要是有駕駛艙的機械,每次作到這部份時,總認為塗黑帶過的方式很草率,所以決定再做一台升級版的MK II。

 結論是:沒想像中難。往後的製作,增加駕駛艙會變成標準流程吧。

改用70磅紙作細微的零件,主體依然用120磅紙
中間強化結構後來捨棄不用了,好像也沒差多少
駕駛艙重作,放大150%
 先挖除艙罩玻璃的部份,在後面貼上透明塑膠片,再裁切整個外型
 艙罩黏上N次重複貼膠,可作開啟或閉合的設置